情深故鄉暨莎士比亞 特展
07/22 - 08/26臺灣大學圖書館 一樓日然廳 「薛培德牧師老台灣攝影作品」簡介
在早期台灣歷史影像中,存在著一個極大的空白,主要涉及到大部分人口居住的市井小民,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往往缺乏被紀錄下來的影像。晚清時期,來自西方的攝影家如愛德華茲和約翰湯姆生,雖然有些許作品專注於拍攝平埔族人,但這些影像極為稀少。而在日本殖民時代,雖然寫真數量增加,但也很少有真正的影像紀錄能夠生動地展現底層百姓的真實生活。比如,在寫真館所展示的眾多家庭合影或個人肖像中,也多來自於相對較富裕的社會階層。 這樣的影像紀錄的失衡對於我們理解歷史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占大多數的底層平民後代卻無法提供任何的影像紀錄,以至於今天的我們往往無法用歷史影像來說明早年艱苦生活的奮鬥歷程,從而更珍惜今天努力的成果。 然而,我們非常幸運地在1960年代(即民國49年)遇到了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的貢獻,他拍攝了約三千張台灣照片,這些照片忠實地記錄了當時基層台灣百姓的生活情況。事實上,在1970年代台 灣快速工業化之前,基層百姓仍然生活在農業社會的形態中。這包括各種婚喪禮俗、手工行業、飲食習慣,以及鄰里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些現象雖然已經存在了百年以上,但在1970年代後逐漸消失。今天50歲以上的台灣人,尤其是那些童年時期在農村地區度過的人們,往往還能夠清楚地記得 台灣農業社會的最後歲月。這些人所能分享和傳承的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記憶,還有這段歷史時 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生活。 因此,我們將整理和研究薛培德牧師所拍攝的珍貴照片,詳細記錄和呈現台灣基層百姓的生活與工作。這些照片由於是底片製作,品質非常優良。同時,由於今天50歲以上的台灣人對這段時光有著共同的記憶,我們將通過精心撰寫的圖說,希望透過這些精美的圖文內容,重新喚起那個充滿奮鬥精神的清貧年代,並激起童年成長中美好的回憶。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僅僅是歷史的一部分,更是我們珍視和傳承的文化資產。
「威廉·莎士比亞劇作集」簡介
莎士比亞劇作集版本眾多,除了第一版外,最膾炙人口的,當屬這套被稱為保德勒的莎士比亞版(Boydell Shakespear)。這套獨特之處,在於其大尺寸的半開篇幅。除了莎翁作品的第一版外,這套劇作集可說是藏書家夢寐以求的版本。催生這套莎士比亞版本的約翰‧保德勒(John Boydell, 1720-1804),自己便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生於英格蘭的道靈頓(Dorrington),1739年,他成為國會議員約翰‧羅騰(John Lawton)的家僕,並隨之搬遷到倫敦。一年後,就像當時許多有進取心的年輕人,保德勒為了尋夢,航行到東印度,最後,卻為了他的情人,後來的妻子伊麗莎白‧羅伊(Elizabeth Lloyd),放棄原本的計畫,回到夫林特郡(Flintshire)。
保德勒很早就意識到他個人在版畫創作上的藝術才能有限。1751年,他開始購買其他藝術家的版畫發行,例如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1697 ~ 1764)等,以彌補開銷。這種藝術家與版畫商人的雙重角色,改變了印刷作坊的傳統組織方式。在1740年代,自己獨立開店是相當冒險的,因為當時並沒有嚴格的版權法,至於1734年通過的版畫版權法令,也鮮少被提及,盜版嚴重影響像保德勒這樣的出版商的獲利。然而,保德勒年輕時就承擔創業責任,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野心和進取精神的人,敏銳的先見之明,也一再為他的事業帶來種種創舉。
1761年,保德勒決定嘗試以交換版畫作品的方式,出口英國版畫到法國。過去,由於英國版畫的品質不高,因此一直被法國拒絕。為了改變英國版畫粗糙的印象,必須印製出令人驚艷的作品,最後,保德勒雇用英國版畫先鋒威廉‧伍列特(William Woollett, 1735-1785)刻製畫家理查‧威爾森(Richard Wilson, 1714-1782)的《處死妮奧普的孩子們》 (Destruction of the Children of Niobe),獲致極大成功,促成法國人接受交換作品的交易方式。實際上,這是第一件在法國大受歡迎的英國版畫。1770年代,英國版畫出口多過進口數倍,應該歸功保德勒的努力。
《暴風雨》,第三幕,第一場。
保德勒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莎士比亞計畫,龐大複雜的工程,花掉了他將近二十年的光陰。這個計畫分成三個部分:一、成立一個公共藝廊,展出描繪莎士比亞戲劇場景的畫作;二、出版莎士比亞劇作集插圖版(即我們這套保德勒莎士比亞版);三、根據畫作製作全開版畫圖冊(A Collection of Prints, from Pic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illustrating the Dramatic Works of Shakespeare, by the Artists of Great Britain, London, 1803 [1805],Elephant folio 70 x 52 cm)。這個龐大的莎士比亞計畫是1786年在保德勒侄子約書亞‧保德勒(Josiah Bodell)家中成形的。當天,晚宴賓客眾多,包括為喬治三世作畫的畫家班哲明‧威斯特(Benjamin West, 1738-1820)、名畫家喬治‧羅美妮(George Romney, 1734-1802)、王室書商喬治‧尼可(George Nicol, 1740?-1828)、詩人威廉‧哈勒(William Hayley, 1745-1820)、古典文學譯者和學者約翰‧戶勒(John Hoole, 1727-1803)、工程師丹尼爾‧柏斯懷特(Daniel Braithwaite)。另外,許多資料也顯示畫家保羅‧山德比(Paul Sandby, 1731-1809)也在列。他們談及英國藝術的前景時,保德勒表示希望藉著出版,協助英國歷史繪畫的發展,希望可以一掃其他國家對英國沒有歷史繪畫的歧視。從他過去成功推動英國版畫產業的過程,他確信只要適當的鼓勵與合適的主題,就能創作出優秀的歷史繪畫作品。如果能找到合適的主題,他將致力於此事業。此時,喬治‧尼可表示,那除了莎士比亞,不會有其他更適合的,而眾人一致認同。
-投入空前的製書成本:為了印製書籍,他們重新設計與鑄造字體,印刷油墨也重新調配,甚委託製作全新的高級紙張,後來成為英王室御用的紙張。第一本莎士比亞劇作出版於1791年,最後一本則是1805年,整個計畫花費高達三十五萬英鎊,約為今日的三千六百萬英鎊。
-自建廠房:由於製版與印刷的方式都是過去所沒有的,因此他們蓋了製版廠,甚至印刷廠。
-新的推銷方式:在報紙上刊登發行廣告,結果大受歡迎,民眾搶著排隊付訂金,訂閱者多為倫敦的新興資產階級,而不是傳統的貴族。買主必須預付訂金,尾款在收到書後給付。
-提高藝術家的地位:這九大冊書中,共有九十六幅銅版畫,每個劇作至少有一幅插圖。書中插圖是由英國十八世紀的知名畫家與版畫家共同製作完成。除了當時任英國皇家學院主席的名畫家雷諾斯(Joshua Reynolds, 1723-1792)享用高額酬金(1500英鎊)外,保德勒一般給付畫家的費用在105到210英鎊之間,而版畫師的費用則在262到315英鎊之間,這樣的費用支出絕無僅有,因此提升藝術家的地位與生活,也讓他自己受人景仰。
-提升藝術技法:如此龐大的工程,也推動版畫技法的提升,學者相信多種版畫技巧被應用在版畫製作上,諸如銅版直刻、細點技法、美柔汀與粉末腐蝕法。
本套著名的莎翁名劇版畫集是全台灣的唯一的一套,由徐宗懋圖文館收藏提供。
活動洽詢:☎ (02) 3366-4551 ✉ tulce@ntu.edu.tw 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